区块链全球峰会分析详解,区块链+融合技术打造可信数字底座
10月26日,摩联科技首席执行官林瑶、通联数据首席智能投资科学家罗戈、科舸物联科技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陈晓天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出席第七届区块链全球峰会“区块链+融合技术打造可信数字底座”主题圆桌讨论,探讨了区块链如何与隐私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可信数字底座,保护数据隐私,挖掘数据价值,实现真正跨平台数据共享与服务。
以下为讨论全文,根据速记整理,略有不影响原意的删改。
吴艺(主持人):非常荣幸受邀担任今天的主持人。我们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像大数据、AI、物联网等技术在迅猛发展和深度融合,各行各业的转型也在加速。数据的应用、数据的共享,甚至是数据的交易需求,也在提升。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底座,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全问题。今天很多嘉宾提到了数据的安全、数据的主权,这些问题也在日益突出。因此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底座,更是一个可信的数字底座。区块链技术有去中心化、可溯源、不可篡改、安全、公开透明的特点,可以为我们的数字底座加上一个可信的标签。所以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区块链加融合技术,打造可信的数字底座。我们也非常有幸邀请到了四位行业资深的从业者,摩联科技林瑶、通联数据罗戈、科舸物联陈晓天,还有通过视频与我们联线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
感谢所有嘉宾的到场支持。问一下林总,摩联已经为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移动出行、智慧医疗提供了很多可信数字化的底座,请林总分享一下,您对数字化底座的理解,以及你们选择以蜂窝物联网和区块链作为初衷的原因是什么?
林瑶:非常感谢万向区块链峰会的邀请,让我们有机会来参加圆桌,与大家分享可信数字底座的探索。我们说数字经济,是几个关键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融合在一起,围绕数据打造一个新型的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说的数字化底座。物联网与区块链的结合是数据价值商业闭环的必然路径。
物联网实现场景侧数据的采集,区块链是实现数据开放和交换的基础工具和能力。数据必须是可信的,可信首先是对数据采集阶段的要求,远端的云和中心化的服务器要相信场景侧的设备是真实的;同时,未来数据开放给第三方时,第三方也要相信数据提供方的数据是可被信任的。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里,从数据的初始采集阶段,再到云端的数据工厂通过人工智能去挖掘数据的价值,以及未来的数据交易市场,即全生命周期里,数据都要具备三个特性:唯一性、不可篡改和隐私保护,只有具备了这三种特性的数据,才是有价值的资产,才能成为数字经济的可信基础。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个方向,在数据生命周期的源头,在场景侧透过各种物联网设备,从采集数据的源头保证数据是可信的、不可篡改的和具备隐私保护特性的。我们认为这才能让数据变得可信、有价值,这也是今天讲的可信数字底座关键的组成部分。
摩联科技选择了物联网加区块链的融合新赛道,我们从技术、商业和生态角度持续在做融合创新。在产品技术层面,我们推出了一个面向物联网设备的区块链应用框架BoAT,适配主流物联网模组和区块链平台,使得物联网的设备和场景能够快速低成本地接入区块链服务,实现可信的数据商业。
在商业层面,我们也与万向区块链联合推出了一个端到端的物联网数据赋能平台,帮助千行百业在做”区块链+”试点时,能够尽可能低成本、快速实现区块链的改造。
在生态层面,摩联与主流的芯片厂商、模组厂商共同发起了区块链模组联盟,推出了集成区块链应用能力的芯片和模组,方便碎片化的物联网设备厂商快速实现链上对接。
我先简单做这些分享,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吴艺(主持人):感谢林总的分享,您提到数字的全生命周期需要可信,摩联从最开始、最源头在数据采集端,就能保证数据的整个可信,包括后面的数据全生命周期。
问一下罗老师,您作为投资领域人士,通联数据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投资理念结合,你们也推出了面向金融机构的罗布投资和面对个人的罗布投研,问一下金融行业数据存在哪些危险,通联的产品如何助力客户进行安全防护和可信环境的建设呢?
罗戈:开门见山,这里的题目是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有哪些挑战,以及这些挑战如何应对?回到金融行业,我们用极简的方式看的话,有两大挑战,是我们最关心的。第一大挑战是投研环境,如何将人们的知识固化在平台上。这件事的意义,可以有效将人类的经验固化下来,使得人类的经验变成公司的财产,而不是是个人的IP。为了防止个人离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第二方面,也是目前最火的一个领域,就是组合分析,我们发现客户要去分析金融产品组合。但是每家金融机构分析的维度不一样,各家看的报表不一样,我们需要有一套数字基座,为他们生成各种各样的报表。这件事听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具体做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上面两点,是平时面对客户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挑战。遇到数字安全和今天会议的主题,事实上在从业过程中,客户的数字安全很多时候是基于客户原本就存在的一些合规或风控的机制来保证的,他们内部有很多防火墙措施内容。
很多时候我们通过一些物理隔离的方式,来达到安全的目标。但目前,尤其是今年,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发现了一个新的趋势。有一些非常大型的头部金融机构,以前和我们合作是某一个部门,和我们合作一些项目。但是今年的话,可能是大型金融机构作为一个整体跟我们进行合作。大型金融机构作为一个整体跟我们合作的过程中,就面临一个新的数字安全的问题,就是如何打通不同部门的数字,使得整个部门可以依赖一套数字基座,去跨部门使用这些效率。在我看来,这个方向在未来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区块链这个方向大有所为的地方。
吴艺(主持人):感谢罗老师的分享,用这样的数据或云计算、大数据的能力,将人的能力变成了一个更好的提升。对于这种数据进行分析。当然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如何让数据互通,消除信息孤岛。基于大的数据,才能做到更好的研判。
下面问一下科舸物联的陈博士,科舸物联是由政府和物联网行业专家、区块链领域先进企业,共同打造的物联网共性能力平台。我们能够提供跨运营商、跨设备、跨网络、跨数据中心,包括连接服务、设备管理、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智能网联的数字化服务产品。实现智能网联产业的应用、实施,可以看到科舸物联平台的包容性很强,同时意味着这背后承载的数据类型和规模很庞杂。请您介绍一下,在这种跨设备、跨网络的环境下,主要存在哪些风险,科舸物联的产品又是如何提供可信的环境,区块链技术在其中又提供了哪些助力呢?
陈晓天:感谢主持人,感谢万向区块链峰会给我机会来学习。我从2014年开始做物联网,科舸物联是一家创业公司,去年刚刚创业。我之前在运营商做了七年的物联网。这个会场对我来讲非常激动,因为我第一次在这里参加万向区块链峰会的时候,听了肖总对区块链的介绍,一下子发现终于发现物联网终于有出路了。因为万物互联,把一个物联上了,把它数字化了,关键问题要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呢?我觉得物联网加区块链的结合,恰恰让我们能够看到把一个物理世界的物,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怎么样和未来的商业模式、未来的金融化能够结合起来,所以我想分享一下。今天讲到可信数字底座,物联网从2008年、2009年开始提出来,做到今年十几年时间了。但大家讲到物联网时,无非会讲到几个痛点。
第一,烟囱化。
第二,碎片化。
第三,安全性。因为你把所有的感知数据都采集上来了,你怎么保证这个数据的安全呢?特别是工业互联网。你把一个工厂的数据都采集上来了,怎样保证它的安全呢?如何把物联网这几个问题解决掉,我觉得数字底座的概念非常形象。我们观察,以前做房地产开发时,当你开发一个片区时,最早的时候每一栋楼单独打地基。现在我们看到做成片开发时,开发商先把基础承载平台做好,上面再一栋栋盖楼,物联网也是一个逻辑。物联网从最底层的一个感知设备,再到网络、连接、云、应用平台,每一层之前是紧耦合的,烟囱化、碎片化就是紧耦合造成的。想象一下,如果在中间有一层共性的能力,你去构建物联网的应用,无非是网络的连接、设备的管理、数据的保管、需要开发的工具。如果中间这一层能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底座,不同运营商的网络、不同的云、不同的数据中心,包括到边缘的分布式云,让我们的应用开发在这样底座上面去开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呢?数据的分布式是非常的重要。讲个例子,一个工厂的数据让它上公有云,因为数据安全问题,工厂是非常抵触、甚至是坚决不愿意的。我们觉得未来的数据是不出门的,数据的属地化很重要。我去年开始创业,希望科舸构建一个共性的能力平台,去构建底座。如何做到可信?就是跟区块链的结合。
数据上来以后,怎么样通过区块链的技术,保证数据的分享,包括数据的安全、可溯源。我们和万向3年前做的第一个项目,如何把一个生物资产通过物联网加区块链的技术,把这个资产变得可信。比如一头牛是个生物资产,如果能用物联网的技术数字化,通过区块链的技术直接上链,金融机构可以用这个数字资产去确权这个资产,这对于物联网加区块链来讲,我觉得未来很多的场景是这样的。当然这一年我仍然在看一个行业,事实上我们在做一个水表的数字化过程中,我们已经把物联网和区块链结合起来了。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在做一个智能数字化水表,我们把它制造过程、测试等所有数据上链了。这个表生产出来以后,交付的是一个实体的智能水表,同时链上也交付了一个水表的数字资产。这个数字资产未来每个月产生的用户数据,我们可以选择直接上链。从水表的数据来看,它的私密性某种意义上也很重要。这个数据如果直接上链了,可以保障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信数字底座这么一个概念,就是在真正的数字化过程中,怎样通过可信数字底座去推动数字化的快速发展。
谢谢大家。
吴艺(主持人):特别喜欢陈博士,用一个非常形象比喻,是建筑设施的基础底座。未来的数字化世界,数字是最基础的,如何从数据里面获得价值呢?最关键的是需要有一个可信的数字,才能让这个价值是真正的价值。区块链能够打通,把大数据最后变成了数据价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刚刚三位从产业的角度,有从事区块链服务,不断去探索很多区块链和更多深度技术的融合。问一下中国电子科技标准所的李主任,中国电子科技标准所从事标准化研究的机构,李主任主要负责区块链领域的研究。请李主任分享一下,目前国内区块链领域标准化的进程是什么?另外在数字化经济时代,区块链必将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融合。您认为这些融合将带来哪些创新的发展呢?
李鸣:非常感谢万向区块链大会的邀请,跟大家分享一下区块链标准化的工作。先介绍一下区块链标准化的情况,因为我们从2016年跟万向等国内头部区块链公司,推动国际和国内区块链的标准化。在国际上,ISO有15个标准立项,发布了4个国际标准。在IEEE SA下面成立了区块链委员会,现在有21个区块链标准,至少一两个跟物联网关系极其密切。在国内的国家标准有8个,其中有1个正在报批,区块链国家标准还没有发布。行业标准立项4个,有3个发布,有1个在研。团体标准就多了,有几十个。
从可信数字底座来讲,也有我们一定的理解。回顾2000年的时候,我们做的是系统集成,就是把硬件连起来,就可以发邮件了。当时我们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大机、小机等这些硬件设备。之后我们又进入了软件开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企业内部OA、ERP等,这个时候我们进入到软件开发时代。我们主要用软件工程去释放软件的价值。软件基本完善后,产生了很多数据,而传统的系统集成和软件集成解决不了数据的问题,数据需要一整套新的技术体系,完成从采集、加工到利用过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物联网做采集,云计算做资源调度,大数据做处理,里面缺少了可信两个字。这些技术融合在一起,把数据的生命周期管理起来,最终去应用。但是数据质量没法保证,数据安全、数据认证,区块链刚好把这个问题解决,形成数字科技的一个新的拼图。我们不能敢说在数字科技里面最后一个拼图,但是是非常重要的拼图。可信数字底座主要应用对象就是数据,里面的数字代表了一系列的新技术的集成,可信就是代表了以区块链为主的保障体系,这是我们对可信数字底座的理解。
这个里面会有一定的问题,从技术角度看,因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有自己的底层系统。比如云计算有不同的平台,大数据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做一个面向数据的系统,把这些不同技术的底层平台集中在一起,这个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形成数字底座,底座的含义,就是如何把这几者真正进行融合,把通信、存储等通用组件下沉,把共识机制、深度学习算法等专有的组件提升。这样构成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从而支撑上面的一些应用,这是我们对可信数值底座三个词的理解。
至于场景的话,举个简单的例子。街上人流量的识别摄像头,以前靠人数。现在加个摄像头就可以了,但是摄像头背后需要有很多技术,比如物联网、5G、大数据处理、图像识别,通过这么一个简单应用,把ABCD都融入到了里面,谢谢主持人。
吴艺(主持人):感谢李主任,现在大家都认可,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我们也认可数据在未来的重要性。我们发现区块链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拼图,它能提供更加可信的方式。市场有需求,我们有案例,坦白说,目前市场还是处于初期阶段。我也想请各位分别说一下,当下面对的可信数字底座的打造过程中,还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林瑶:可信数字底座的机遇非常大,我认为接下来数字底座一定要在数据源头展开,同时要做好商业闭环,换句话说,要有商业模式去支撑落地,这是决定全行业愿意投入资源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我们看到一些不错的市场趋势,比如说“全网热议”的新基建。老基建修公路、修铁路、造房子,ROI周期长,一般需要基建REITs来支持。去年国家陆续出台了新基建政策,对新基建包括5G网络的建设、新能源充电桩、水电气表智能化改造的建设都有了明确的规划。这些公共设施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引入REITs金融手段,将打开新基建投资新模式。这需要具备可信的数字底座,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水表、气表数字化,把场景端的数据采集上来,同时透过区块链技术让数据真实不可篡改,表计就有机会资产化金融化,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
我们看到的第二个大的机遇就是今天的双碳政策(碳达峰、碳中和),包括绿色经济、绿碳金融等。所有场景里面的(物联网)设备,都会产生一些行为,形成碳足迹。透过物联网+区块链技术,能够把这些碳足迹的数据精准、可信地采集,同时登记到链上,这就成为了未来后端的碳积分交易市场很重要的换算数据来源。碳积分要求是公允的,不能申报多少,碳足迹就算多少。必须确保源头的碳足迹数据可信采集,同时登记上链,形成一个公允的数据基础。随着碳中和的推进,这将是物联网终端的普适需求,这里面蕴藏了大量的商业创新机会。
最后谈一下挑战,一方面是政策、标准方面的挑战,这主要是由于物联网场景极其碎片化,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我们认为,需要全新打法,有效应对碎片化的物联网市场。我们跟主流的芯片、模组厂商做集成,应用生态的力量,帮助大家在源头就能够把区块链的能力集成进去,真正帮助可信数字底座的生态持续加速地推进。
吴艺(主持人):所以市场很广阔,关键是要有一些商业落地的商业模式来支撑。
罗戈:我们观察金融领域的金融数据,它是天然的碎片化,是隔离的。我们进一步深入去想,金融领域的这些数据的隔离,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人为要求它是隔离的。这里面涉及到金融管理的原则,我们只能要求这些数据在某一部门去存在,其他人没有权利去访问。金融领域的可信的数字底座,应该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它也给可信的数字底座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它的要求不是要建一个大一统的高效的数字底座,它的要求单看风险维度,利用数字底座对金融监管的风险控制提升到什么程度。在目前我们的展业过程中,有一个难点,行业中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这个问题就是,如果采用新的技术去解决风险问题,和老的方案,这两种方案,到底新技术的解决方案比老的解决方案,量化上提升了多少,能给我带来什么收益。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回到实际的展业过程中,回答这些的问题并不是很多。懂业务的人,不是懂技术,懂技术的人,不太懂业务。这里我特别认同举办大会的意义,我们呼吁和鼓励更多的人,尤其是复合背景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领域中,为大家共同回答这个问题。
吴艺(主持人):说得非常好,在不同的领域,有同样的可信需求,因为业务不一样,所以每一个需求不一样,这需要复合。不光有金融领域必要的数据隔离,同时需要懂区块链技术,如何更好去解决。我们不希望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带来了新问题。我们需要将各种技术更好地去融合,更加强调面对不同的场景,我提供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陈晓天:最大的痛点,我刚刚也在思考,我听了几位嘉宾的发言以后,从技术角度来讲,无论是物联网的感知技术再到网络技术,5G也好、6G也好、云计算的技术、人工智能的技术、大数据的技术,这个差异还是很大的。从行业角度来讲,不同的行业,从传统的行业到一些新兴的行业,行业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有些行业它几十年下来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都想最好能找一个从物联蓑衣网小编网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都能懂,从最传统的业务到金融业务都能懂,我觉得挺难的。一个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跨界的融合和生态构建。因为每一个领域,我们都有很强的能力公司在。但是怎么样能够构建一个生态,去真正推动数字化的转型呢?我个人理解数字化的转型,一定是一个传统行业的价值链、产业链重构。我说的意思是,可信数字底座和数字化转型,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寻找同道者,去构建一个新的产业生态,推动一个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去创造新的价值。
吴艺(主持人):非常喜欢陈博士说的重构两个字,现在数字化转型也好,数字经济也好,现在的产业跟之前的生态完全不一样了,在这个构造里面,我们需要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刚刚陈博士的发言也是在呼吁。
李主任再分享一下您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是哪些?
李鸣:先说挑战。数字空间不仅仅需要底座,还需要更多的监管和治理等相关机制。我们说创新的业务模式是可以的,是没问题,但是在创新过程中,要注意它的负面影响。比如人工智能换脸和区块链敏感信息上链的一些问题,比如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的问题,每一项技术都有它的问题。我们构造整个数字底座,重构商业生态过程中,不仅要想到商业模式,也要想到治理模式。如何更好应用新的技术特征,去更好地为下一代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支持。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技术本身的弱点是什么,如何用新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未来会带来新的问题。我们再去打布丁,打布丁解决不了真正的技术弱点。这就是在技术问题上,需要下工夫,需要去研究,在创新的同时构建一个真正完善的技术体系。
从机遇上看的话,不管是全球还是中国,包括碳中和,包括国际上的数字领域的创新应用,可以通过数字底座来支撑。因为每一项创新应用,包括现在看到的谷歌或其他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做的事情都是在做数据的最大化。通过可信数字底座,可以帮助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同时可以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以上的两点,我从不同的视点来看看可信数字底座。
吴艺(主持人):我们注重它的商业落地的同时,它的发展也需要标准和监管。会议的论坛接近尾声了,最后请各位专家用一句话,对推进可信数字底座提一个建议。
李鸣:我就是做标准的,直接说标准的事。因为标准不是拿来吹牛或PR用的,它是真正能够基于标准,在产业中建立共识,从而推动产业更快的发展,所以期望更多的专家加入到标准制定工作中。
陈晓天:用一句话的话,物联网加区块链推动数字化转型,对于我们来讲,机会非常多,只是看在座的各位能不能把握住。
罗戈: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风险领域大有可为,期待复合人才快速加入。
林瑶:我希望能够与在座以及线上的各位区块链专家们,包括数字化技术的专家、行业解决方案的专家,一起来从技术、商业和生态角度,做融合创新,一起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打造可信的数字底座,谢谢!
吴艺(主持人):感谢四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相信通过今天的论坛,大家可以看到区块链与各个大数据、物联网、AI各方面的数据的技术正在加速融合。这是一个新的机遇,但也面临很多挑战,我们希望更多的伙伴加入这个生态,一起打造一个可信的数字底座,来快速推进我国的数字化产业转型。
文章从网络整理,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账请注明【蓑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