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CTO张雪峰:允许90后的技术人员“浮躁“一点
编者注:今年四月,饿了么正式融入阿里新零售战队,进一步加速了其在本地生活市场的扩张步伐。自创立以来,饿了么在外卖领域实现了从起步到领先的跨越,特别是在外卖平台技术方面的持续创新,使其不断突破行业边界。云栖社区去年对饿了么技术进化之路进行了深度解读(详见《饿了么四次技术进化的曲折路,记访谈张雪峰》),并在技术圈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今年,我们再次邀请到饿了么的CTO张雪峰,希望通过他的视角,探讨“饿了么的技术人才观”,以期从中抽象出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技术人才特征,为大家带来新的启示。
张雪峰作为饿了么的CTO,对于技术创业团队最关心的问题有着深入的见解。他分享到,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公司需要采用不同的用人策略。在创业初期,技术团队需要跨职能工作,团队成员普遍是多面手。但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对人员的要求逐渐细化,需要招聘具有细分领域专长的技术人员。
以饿了么为例,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公司开始注重基础设施层面的建设,如中间件和运维工具的使用。在达到900余人规模时,饿了么开始关注基于业务的大数据以及安全问题,并组建了算法团队、信息安全和风控团队。
张雪峰强调大数据在饿了么业务场景中的价值,并指出随着公司进入平稳发展期,数据的价值逐渐凸显。通过引入智能调度和大数据分析,饿了么能够提升骑手派单效率、优化路线规划,并实现个性化的产品推荐机制。
对于创业公司何时需要具备数据意识并引进相关人才,张雪峰认为这取决于公司的业务发展阶段。在业务高速增长期,公司可能更关注业务的扩张而非数据的价值。当公司进入平稳发展状态时,数据的价值开始显现,这时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的技术人员将成为重点。
结合饿了么未来的业务方向,张雪峰表示公司还将引进物流领域的技术人才。随着饿了么开放自有配送能力,对物流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理想的物流技术人才需要具备对业务、技术和产品的深刻理解,能够充分利用数据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
关于技术人员如何挖掘产品和业务相关知识的问题,张雪峰认为虽然这并不容易,但并非不可实现。他建议技术人员要积极参与一线业务,了解实际需求和市场反馈,以便更好地将技术与业务相结合,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和竞争力。云栖社区专访:技术人员的自我修养与饿了么的人才战略
云栖社区提出关于技术人员自我修养的话题,让我想起了“程序员的焦虑”。在饿了么这样的年轻公司里,老员工也会有这样的担忧吗?张雪峰表示,朋友圈里频繁转发的信息让他感受到焦虑的氛围。尽管饿了么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但也有相对稳重的“大龄”程序员。他们被赋予重任,负责基础设施工作,这需要的不仅是加班时长,更是代码的稳定性、长期经验和对业务底层逻辑的深入思考。在新业务团队中,年轻的程序员较多,他们面临巨大的业务压力,需要大量人力支持。张雪峰认为,应该允许90后程序员的“浮躁”,鼓励他们尝试,成为业务上的多面手。
随着创业公司的规模化发展,人才培养和引进成为了一个矛盾点。饿了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张雪峰透露,公司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领导者,有时候甚至是超前培养;另一方面则大力引进外部人才,后者在人数上占比较大。无论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期还是稳定期,饿了么始终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寻找能够取得成果的人才。
对于那些想要从技术转向管理的同学来说,张雪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认为从技术转向管理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并会面临诸多困难。当担任企业的CTO时,技术和管理的占比将趋于平衡。参与软件架构和组织架构更迭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管理和技术的要求,“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他建议技术人员首先要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团队认可自己。然后可以接触产品、业务、数据等方面的机会,逐渐了解管理的逻辑。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人才的流失以及KPI的制定和管理等。但只要有对技术的初心和热爱,就能够坚持下来。
张雪峰表示,他即使再忙,也会偶尔尝试新的技术,跟上技术更新的节奏。对他来说,这件事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技术人员的自我修养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是对综合能力的提升,这需要与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技术和管理的双重挑战下,保持初心和热爱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文章从网络整理,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账请注明【蓑衣网】